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

2024年度述法报告(克尔古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青格乐)

发布日期:2025-02-26 15:30 来源:克尔古提乡
打印 字体:【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领导班子作用,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法治宣传等方面工作,并纳入全乡年度工作要点,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积极主动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提升专业化水平。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依法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梳理规范权责清单,实现动态管理,4名执法干部常态化开展执法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积极组织班子成员学法用法,组织学习法律法规7次,在乡学习群上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一系列学习视频,指导党员、群众进行集中学习。

(三)紧抓学法教育,筑牢普法导向基石。加强对全乡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利用重大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普法学习宣传教育,着力做好乡、村干部、青少年、流动人口等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组织乡法律顾问、司法所、包村法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座3次,深入群众开展普法10余次,受众500余人。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相关站所依据自身职能,利用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四)抓好问题整改。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邀请律师开展法律培训班。二是深入了解和收集辖区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邀请律师有针对性地选编案例进行释法,努力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三是完善法治机构设置,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法律水平高作为法治队伍建设的要求,严格落实各站所“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制度人才保障。四是始终坚持风险隐患研判1112”机制不动摇。常态化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二、亮点工作

克尔古提乡坚持“三强”工作举措,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以实际行动提升牧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源头治理“强摸排”。组织网格员、乡村干部、派出所民警深入牧民草场、牧家乐和牧民家中开展实地入户走访调查,通过拉家常、谈心谈话等方式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摸排梳理辖区矛盾纠纷64条,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多元联动“强化解”。坚持“息事宁人、共促和谐”的调解原则,加强与司法、信访、民政部门的协作配合,实行联调联动制度,持续优化完善各部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通过调解室调解、现场调解等多种途径化解矛盾纠纷59件;加强了对矛盾双方的调解,促成矛盾双方消除误会,达成共识,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扩大,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定期进行回访,巩固调解成果。

三是以宣促防“强教育”。结合乡干部包联牧家乐和2112”工作机制落实,将矛盾纠纷排查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结合真实案例,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婚恋、家庭、邻里等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筑牢群众“遇事找法、依法办事”法治观念。

三、问题短板和下一步工作

我乡始终坚持把基层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扎实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宣传工作,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普法阵地相对薄弱。虽然达到法治阵地全覆盖,但是无亮点和代表性,从“有形”到“有效”亟须加强。日常宣教人员多依靠村网格员,受限于时间安排以及人员素质,导致法治文化阵地效果欠佳,基层法治氛围不够浓厚。二是普法宣传不够深入。普法宣传采用老办法、硬方式较多,部分普法内容枯燥乏味,没有结合具体案例、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法律宣传,导致群众厌倦、产生抵触情绪;牧区人口分散、流动性大、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等因素,导致普法教育组织难度大、实施效果不明显。

下一步,我将始终聚焦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围绕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扎实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重点工作推向纵深。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是否具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能力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让干部们上台讲法成为常态。

(二)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大力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提升,助力实现精准普法,进一步明确法治阵地形式,内容要素、量化指标,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不断完善,提升宣传阵地成效。

(三)进一步完善法治保障。抓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切实把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多举措、多维度、多渠道提升法治队伍素质;充分利用法律顾问、村调解组织、司法所、派出所等资源,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