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

2024年度述法报告(和静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尼木加甫)

发布日期:2025-02-27 19:00 来源:县人民法院
打印 字体:【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2024年,和静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落实县委和上级法院各项决策部署,以“如我在诉”之心,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4年,和静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728件,审执结4373件,结案率92.49%,收案同比下降3.80%,法官人均结案168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50天。其中,受理刑事案件270件、民事案件3012件、行政案件35件、执行案件1269件。审判执行质效总体稳中向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亮点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主动将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纳入2024年度和静县人民法院工作要点,与审判执行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坚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公正审判案件。注重加强对干警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全院干警的法律素养和审判能力。

(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积极开展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与10家合作单位开展工作推进会,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共商推动总对总工作高质量发展,并县公安局、司法局、总工会6家合作单位签署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形成矛盾纠纷联调、联处、联合助力,尽最大可能实现高速调解、精准调解、实质调解,做到矛盾纠纷解于源头、止于源头、消于源头。

(三)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审结强奸、抢劫、故意伤害等犯罪案件3650人,涉毒品犯罪案件710。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56人。坚持“儿童权益最大化”原则,聚焦护蕾行动,依法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7。惩防结合,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危险驾驶犯罪,判处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犯罪164165人。

(四)践行司法为民举措持续优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用情办好百姓家务事,依法审理各类家事案件,始终将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针对频发的婚姻家庭纠纷,深入释法析理,引导互谅互让,构建忠诚、互信、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妥善审理抚养、赡养、继承类案件67件,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1070份,协同妇联、社区等单位开展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宣传百余次。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以司法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妥善审理三农案件104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52件,推动劳动力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五)助力法治和静建设。持续强化司法审判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受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0件。畅通府院联动渠道,加强与行政机关单位的协作,召开联席会议2次,信息通报14次,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做好应诉引导,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提出方案。引导行政机关、金融行业依法办事,聚焦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潜在风险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6份。

(六)用情用力兑现胜诉权益。着力提升执行效能,巩固提升执行成果,全年执行到位金额2.11亿元。强化重点攻坚,先后开展“春季亮剑”“金融风险处置”“治理欠薪”等专项集中执行行动,重点对就业、养老、侵权赔偿、住房、金融等民生案件和涉企案件集中攻坚,有效清理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全年共拘传被执行人1206人,拘留21人,将239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失信被执行人314人,限制高消费412人,一次失信,处处受限,将“老赖”纳入全方位监管和惩戒。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和解促和谐,“蓄水养鱼”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既保障被执行企业健康发展,又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化“两难”为“两赢”。

三、问题短板和下一步工作

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多元解纷机制不健全,多元化解的工作合力尚未完全形成,矛盾纠纷调解成效不明显。二是切实解决执行难任重道远,外部联动机制不健全未能通过综合治理有效解决执行难。三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工作中切入点不精准对县域企业在生产运营状况、发展规划及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还需深入了解

对存在的问题,将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树牢人本思想,践行为民宗旨。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将非诉讼解纷机制挺在前面,促进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力做好诉讼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以头拱地的韧劲解决当事人“急难愁盼”。

二是立审执协同联动,力促矛盾纠纷执前化解。打通审判、执行工作衔接环节,建立快速高效解决路径,不断规范立审执联动工作流程。加大调解力度,提高当庭履行率和自动履行率。健全完善立审执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大财产保全力度,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隐匿财产,从源头预防“执行难”的问题。加大执行前督促力度,注重案件实质性化解,案件审结后对履行情况及时进行跟踪回访,对没有按期履行的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法定义务,穷尽执行措施,让申请人拿到真金白银,提高满意度。

依法履职担当,以更大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自觉把法院工作放到县委总体目标中去审视和谋划,与县委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常态化联系企业制度在现有的“一村一法官”基础上,设立静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法官工作室,驻点干警加强与园区的协同配合,定期深入园区企业,主动了解涉诉企业的司法需求,努力实现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快速化解,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实司法惠企举措,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针对辖区范围内中、小民营企业众多诉讼现状,发挥涉企诉讼绿色通道作用,公正高效审理好涉企诉讼案件,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