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节的喜庆氛围在华夏大地蔓延,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温馨时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家人的陪伴,在风雪中默默守护着气象观测的“阵地”。他们是巴音布鲁克气象站的气象工作者。他们用责任与担当,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2月1日,朱红梅(右一)和同事在气象观测场内进行仪器设备检测与巡查维护。图片由巴音布鲁克气象站提供
2月1日,大年初四,年味正浓。在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室外气温低至-26℃,与热闹的春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气象工程师朱红梅和同事丁妞、邢燕江3人一组,有条不紊地在气象观测场内进行每月一次的仪器设备检测与巡查维护。
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他们却丝毫没有退缩,仔细检查着每一个仪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轮巡护下来,需要40分钟。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每一分钟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春节期间,气象站的雷达24小时不停运转,朱红梅、丁妞、邢燕江3人轮流值班。每天清晨8点,天还未亮,他们就冒着严寒开展户外作业,观测冻土,将实时的天气情况上传。
“连日来,这里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37℃。节日里,气象人坚守工作岗位是常事,大家都毫无怨言。除夕,我们一起包饺子、看春晚,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感觉也很温暖。”朱红梅说。
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他们坚守的动力。大年初一,朱红梅和同事们在工作岗位上,通过手机视频的方式,向亲朋好友拜年,传递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
巴音布鲁克气象站站长黄向春介绍,他们的日常工作看似单一,却责任重大。每天5次定时观测发报,完成数据传输,保障各项观测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区域内自动气象站,为地方政府提供预报预警服务。气象站共有7名职工,分2组值班,15天一轮换。节假日对他们来说,和平时并无二致。
这座始建于1957年的巴音布鲁克国家基本气象站,是国家一类艰苦台站。它位于和静县内,观测数据对州、县气象局的天气预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该气象站所在的巴音布鲁克镇离州政府所在地库尔勒有360公里,离最近的县城伊犁州新源县也有180公里。站里职工的家都在库尔勒。由于路途遥远且多为山路,单程坐汽车就要八九个小时,他们只能轮班倒休回家。作为站长,黄向春最忙碌的时候,一个月也只能回家待四五天。
巴音布鲁克站的气象工作者们在冰天雪地中“把脉风云,问诊气象”。2024年12月13日清晨,这里测得的最低气温为-42.1℃,创下当地12月中旬最低气温,也是立冬以来国家级气象站的新低。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从未懈怠。
正是有了这些气象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我们才能在温暖的家中,通过天气预报,提前知晓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成为一道温暖而又坚毅的风景线。(记者 谢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