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月15日,和静县社区以党组织“搭台”、党员干部“摆摊”、居民“赶集”模式,开办党员志愿服务集市,凝聚合力解民忧、纾民困,实现服务“零距离”、便民“有温度”。
(党员志愿者为居民义诊)
社区搭台,多方参与,促党群齐心。坚持“用最好的资源做党建、用最强的力量抓党建”,搭建党员志愿服务集市平台,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开展组团式、专业化服务,将便民服务与公益支援相结合,变“单兵作战”为“协同发力”,汇聚起共建单位、新兴领域组织、社会团体、党员志愿者等多方服务力量,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民服务,真正把资源盘起来、力量聚起来、人心凝起来,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群众点单,按需设摊,促党群连心。广泛征集民意,按照居民热点诉求,在集市有针对性地设置服务摊点43个,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30个,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党员服务集市构建群众身边的服务阵地,推动党员化身“政策宣传员”“心理疏导员”“健康指导员”“便民服务员”“助老关爱员”,心贴心为群众纾困,契合群众所需,靠前服务民需,全链条解民忧,对245名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一站式”贴心又接地气的服务,让群众有问题有诉求时能想得到、找得到、愿意来,将精准化、便民化的志愿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党员志愿者为居民讲解惠民政策)
特色活动,个性服务,促党群同心。创新服务方式,聚焦“力量下沉、精准服务”,制定政策解读、爱心义诊、爱心义剪等常规服务摊点,切实做到送服务、听民情、解难题。开展个性化服务,有机链接社区专业化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医院等部门单位在职党员自身优势,制定亲子课堂、健康养生等特色服务摊点,切实满足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
下一步,和静县将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将“一社区一特色”的“党员志愿服务集市”打造成推进服务触角向小区延伸的有效载体,统筹辖区各类资源,汇聚多元合力,发挥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内)、活动在社区(八小时之外)、奉献双岗位”的机制作用,推动“小集市”焕发“大能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中得到深化拓展。